手机:18998136938
邮编:516007
Q Q: 981353873
地址:惠州市河南岸演达大道7号五星(大厦)国墅园716号
(周后运春节假期仍坚持日常办公)
(周后运春节致湖南乡下母亲的家书)
在网络信息时代,很少有人书写家书了。但我公司董事长周后运离乡多年,特别是春节马上来临未能回湘与母亲一块团聚过节,因而书写家书心情非常迫切,因为他爱家乡爱他母亲。他将家书写好后,特嘱咐公司员工及亲友一块分享这份乐趣,周后运的家庭乃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的“书香之家”,他希望大家珍惜荣誉和优良家风,尊老爱幼,构筑新时代文明交流、情感交流、道德交流的新纽带,进一步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道德风尚,以良好的家风为支撑起全社会好风气出一份力。(礼品定制公司)
(周后运曾陪母亲在湖南南山度假)
《奉家慈书》全文如下:
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儿后运:
春节将至,万象更新,虽然故乡寒风凛冽,但是南国惠州,一派和煦温暖,让人惬意。目下年会庆典,日继一日。儿或证婚于友人,或主持于华台,花团锦簇,不一而足。热闹之中,寂寞如雪,每念之故乡明灯之下,老母一人,寒风夜雨,执针捻线,儿之心中,更无限愧疚。
儿犹记得,当年复员归乡,对于未来,颇感迷茫。是您鼓励再三,访邻问友,筹措路资,让儿南下粤海,逐梦千里。那日离村,漫天飞雪,您与父亲手提肩扛,将家中稍好之物,尽装于我之行囊。一路风尘相送,让儿心中无限温暖,发誓以军营之品质,回报社会,奉养双亲。
及到南国之惠州,身上资费已不足百元。放眼西湖东江,江湖虽大,让我举目无亲,无立锥之地,何去何从,亦不可知。随即分文无有,午夜梦回,常思还乡,家乡有河,名曰赧水,夏日炎炎,而来击水。在双亲怀抱之中,耕田种果。但一想二老送我之眼神,顿不敢辜负。于是我夜宿桥洞,日作苦工,承星履草,面容焦枯。赖有传承二老之毅力,因写作之特长,方入职记者,聊以谋生。
二十余年,其中辛酸,未敢与二老言,不忍遗亲之忧也。然去岁之秋,父丧之后,常回味以前,况复而今生计渐好,乃敢与慈亲分享,以备鼓励子孙之自勉也。遥思父在之日,勤勉持家,和睦乡里,堪为模范,允称梁柱。子孙感其高义明德,效法而行,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每有小疾,为免子孙之忧虑,总不以为意,隐忍不言,乃至于斯,竟溘然长逝,呜呼悲哉。其丧之日,邻里无不垂泪,子侄无不嚎啕,孝幔挽丈。绵延不绝于道路,上至于官长,下至于贫寒,咸感念其德业。言短意长,惟传其道,以光至德,不负先人。此我所撰祭父之文也,自我一下,乃至子孙,必遵其道也。今岁晚冬,公益之事,建设家乡之事,使而无须臾之闲暇。今母一人,乞亲之南归不允,盼我之北返不成。儿之心中,无尽伤感。
儿至今犹记,年幼之时,慈亲常以司马谈之《命子迁》诲儿,曰:“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当今之世,已无君者,乃以君为家国也。儿虽不才,常以此自勉。为记者之后,见其贫弱困顿者,以笔为刀,伸张正义。渐有声名荣誉,为奥运会之火炬手,时人或谓之打工作家,或谓之维权英雄,出《维权在线》,为弱势群体维权之“指南针”,撰写《儒将蔡锷》《护国将军蔡锷》《碧血丹心--邓演达传》《开国将军袁也烈》诸书,彰显祖父红色之基因。为家乡之建设,亦不遗余力,筹建农家书屋,重建故乡古迹,乃至于修路建塔,不遗余力。儿虽不敏,亦获评邵阳之“最美乡贤”,建设故乡,儿自当奋勇担当。故儿思之,今年春节,淹留南国,家慈亦当知儿之赤诚之心。
近来儿读古人之家书,颇有所悟,乃与慈亲共勉。明代有女作家曰郑淑云,其传世之作品绝少,然有一短简,传世久远,读之让人钦佩。其书曰“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其意曰,人之一生,常有三种困顿,千古有之,盼其子能理解:其一曰:用世才华卓异,却不遇机遇;其二曰:以诚心待人,却无真朋友;其三曰严于律己,却颇受困顿; 最后,其抚慰儿子,既使如此,也未尝不好。可以著书立说,传之后世,万不可放纵自己!对此,儿深以为然,每以此训诲儿子,母亲以为然否?
纸短情长,言不尽意。儿当不负家慈训导,传承美德,增辉湘粤。报家国之恩,圆慈亲之梦。恭祝慈亲新春吉祥,福寿双辉。
儿后运拜上
庚子年岁首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