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8998136938
邮编:516007
Q Q: 981353873
地址:惠州市河南岸演达大道7号五星(大厦)国墅园716号
摘自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党的历史是Z生动、Z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前言:他曾是毛泽东的学生,周恩来的同事,林彪的老师,北伐的先锋,南昌起义的参与者,百色起义的砥柱,抗日的栋梁,抗日战争的猛将,中国海军和中国水产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就是从湖南洞口走出的开国将军袁也烈。
上图为: 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1月24日公布“袁也烈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2年11月16日在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袁家垅袁也烈故居立碑;在周后运等热心人士奔走呼吁下,袁也烈故居于2019年12月得以修复,但迟迟未布展和对外开放。
上图为:周后运参观袁也烈故居后,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嘱托,大声疾呼修复后的袁也烈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特殊年度能布展完备并对外开放,以彰显红色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忘不了的爱 挥不去的情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特邀周后运讲述创作出版《开国将军袁也烈》一书的心路历程
广东 廖大秋
上图为: 在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的《袁氏族谱》中,有袁也烈将军家史的详细记载。
上图为: 袁也烈之父、晚清秀才袁崇璞亲笔手书“退步小舍”四个楷书阴刻成牌匾,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悬挂在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袁家垅修建的农家小院槽门上端。缘因袁家住房原在大铺大院子,系祖上遗产,兄弟分家时发生口角。他父亲为了家庭团结,把分得的住房主动让给了兄长居住,自己另选地址来这里修建新房,取名“退步小舍”,意在告诫子孙,凡事以和谐为先,不争强好胜,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才能息事宁人。
《开国将军袁也烈》封面:作家周后运历经五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2018年11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共46万字,分五大篇三十八章,由当代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刘人岛教授题写书名。
二十多年前,循着南下大潮的脚步,周后运来到了北回归线上的美丽惠州,流淌着隋唐文化血液的“岭东雄郡”,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周后运入怀,可以说“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惠州是周后运的第二故乡,这里是周后运人生和事业的起点。
在惠州这块人文沃土,溯源湖湘文化,更彰显鹅城风华。自古以来,粤湘文化交流众多。葛洪的父亲葛悌,当过西晋时邵陵(今属湖南邵阳)太守。而葛洪的炼丹术之大成就在人杰地灵的惠州罗浮山。随着改革开放的“南下潮”,周后运在这里不仅进一步了解葛洪,而且再度与开国将军、雪峰山下走出的同乡袁也烈将军结缘(注:袁也烈将军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九峰村,而周后运出生于黄桥镇安乐村,两村毗邻)。礼品定制
上图为:周后运创办全国文艺家雪峰山创作基地及创作出版蔡锷袁也烈等红色英烈文学作品,热心公益的优秀事迹受到各级党政高度肯定和外界广泛关注,并获2018邵阳市“Z美乡贤”荣誉称号。
多年来,周后运念念不忘袁也烈将军是自己的同乡,袁也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一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员;被誉为“新中国革命的活化石”。袁也烈将军浓烈的桑梓之情,流溢于三湘四水。袁也烈将军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更是湖湘子弟的自豪。作为一名游子,周后运时刻眷念着故乡,但又没有什么能力和条件回报故乡,利用学到的一点文史知识来回报家乡,来研究袁也烈将军,为家乡尽点绵薄之力,周后运觉得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因此,当周后运创作出版长篇小说《碧血丹心--邓演达传》喜获惠州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后经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推荐,惠州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周后运又喜获专项重点创作扶助奖。周后运认为这不是物质奖励的问题,这是文学界及党政对自己的认可,但当他每次看到东征的遗迹,他经常是眼含泪水,源于感动,源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给他强烈的心灵撞击;在惠州这片1.1万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红色基因”、客家文化、盛唐气象乃至海洋文明的因子早已融入“岭东雄郡”城市血脉, 根植于城市性格。许多人说起惠州,往往仅了解一鳞半爪,而当他定居惠州后,才真正感到过去对惠州的历史文化了解得实在太少太少了!
出于一名作家的使命和感恩,他的创作主题选择了惠州,特别是艾青的诗句轻叩着他的心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惠州是袁也烈1925年7月经聂荣臻介绍入党后的首战之城,他后来又紧跟惠州骄子叶挺、邓演达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生活在惠州这片人文沃土的周后运,总想着为这位同乡写点什么,为美丽惠州更增多一些历史记忆,袁也烈将军当年的对惠州的感情,或许也和周后运一样。
上图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内有独立团组织架构图,袁也烈任二营六连连长。
上图为:周后运在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参观。
袁也烈将军不仅在惠州、广州、梅州、韶关留下深深足迹,在广东诸多场所、领域也留下他浴血奋战的身影。记得二0一六年十月中旬,周后运在肇庆市鼎湖山院士基地参加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广东(肇庆)长篇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培训,中共肇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志强得知周后运是一名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从惠州而来的学员代表,特绘声绘色地向周后运讲述北伐先锋袁也烈将军的故事。出于对家乡走出的一代名将袁也烈的敬慕,周后运二0一六年十月二十一日随高研班的同学们一块来到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参观。在阅江楼内鲜目位置发现有袁也烈将军曾在叶挺独立团出任六连连长,在肇庆练兵并出师北伐的图片和事迹介绍。
上图为:2016年10月21日,周后运(一排右五)与“广东(肇庆)长篇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同学参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阅江楼参观。
二0一八年十月十三日,佛山市南海区文联组织作家前来惠阳开展两地作家文学交流活动,活动地点就设在惠阳秋长叶挺将军纪念园;周后运应邀出席活动。在叶挺纪念园再次发现一代名将军袁也烈与惠州结下诸多不解之缘,陈列馆内不仅有叶挺、邓演达等众多英烈的事迹介绍,而且也有袁也烈将军的介绍……而斯人虽已远去,但精神永存史册。
袁也烈是周后运的家乡人,特别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袁也烈表现出积极高昂的革命热情,一九二五年九月,原已被打败的广东军阀陈炯明残部,乘东征军主力回师广州,平叛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之机,再次叛乱,重占潮州、汕头;盘踞广东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也与其配合,企图向广州进攻。广州国民政府为彻底消灭广东省的军阀势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遂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
两次东征,队伍的主体都是黄埔学生,看着大批大批的黄埔学生和军官走向前线,袁也烈再也坐不住了,他一再请缨参战,Z终于一九二五年十月被调任第四期入伍生第二团第二营第七连和第八连指导员,而二团就在惠州前线,虽然袁也烈到达惠州时,战役主体已经完成,但是他还是经受了战争的磨炼,并从中深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惠州是袁也烈入党之后的首战之城,也是他一生中真正参加的首次战斗。在这次战斗中,袁也烈虽然主要负责的是清剿散兵游勇和战后防务,但是他却表现出很高的指导水平和政治工作风采,为今后戎马半生的战斗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这场战争中,他目睹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表现出来的对反动派的旺盛的革命斗志,对国家命运高度关怀的爱国精神,他的思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周后运每次看到东征的遗迹,回想二0一六年十月参观肇庆市阅江楼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浏览关于袁也烈将军的图片和事迹介绍,总想着为这位同乡写点什么。随着这个想法的诞生,越来越多的资料开始有意无意地汇集起来,于是周后运把这些资料整理到一起,随着对这位同乡了解的加深,周后运创作一本关于袁也烈将军长篇小说的冲动也日渐突出,于是参考了二百多种资料之后,周后运开始动笔了。
二0一八年四月,周后运完成了此书初稿,取名为《开国将军袁也烈》。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顾问、市小说学会会长、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吴振尧的关心下,于四月十七日,由惠州市作协主办,惠州市市小说学会承办的“惠州市小说学会2018年创研会暨周后运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改稿会”在惠州举行。
上图为:参加“惠州市小说学会2018年创研会暨周后运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改稿会”的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惠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伍世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协顾问、小说学会会长、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吴振尧,惠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作家苗建宏,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杨子怡,惠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惠城区作协常务副主席、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唐国华,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小说学会副会长、惠城区文联原主席肖荣凯,全国公安文联作协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惠州市铁路公安处科长唐丽萍,广东省作家协会公安分会会员、市作协理事、龙门县作协常务副主席、《龙门文艺》 执行主编、龙江派出所所长黄建平,《现代推销实务》主编、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徐军及等专家学者、作家出席活动;惠州日报记者龚妍、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参与现场采访;由吴振尧主持研讨会,参会专家们对此书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
在创作此书过程中,周后运又重走袁也烈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重温激情岁月 铭记往昔峥嵘,并与袁也烈将军的亲属取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调研采访第一手资料,补证有关史料。在创作过程中,为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连贯性,周后运特补充了一些血肉,塑造了几个配角,诸如:袁世泽和石娃仔等人物,在现实生活,没有这两个人物原型,但为了凸显袁也烈将军的人物形象,周后运进行了人物铺垫和场景修饰。
历经五年,终于完成此书的创作,这也算是给革命英烈,给他自己作为袁也烈的同乡的一个交代吧!
文学创作毕竟不同于史料堆砌,因此在写的时候对一些情节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和处理,例如人物的名字,资料中很多人的名字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为了读者阅读方便,对此作了比较说明之后,进行了统一处理。还有一些人的名字在不同的资料中不完全相同,对此依据党史办审核通过的为准。总之,在这本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中,不仅有金戈铁马的战争历史,也有柔情万种的爱情,读起来十分感人,袁也烈被称为新中国资格Z老的开国少将。袁也烈曾是毛泽东的学生,周恩来的同事,林彪的老师,北伐的先锋,南昌起义的参与者,百色起义的砥柱,抗日战争的猛将,中国海军和中国水产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南昌起义时,他曾经“抓过”朱德老总,抗日战争时,他曾经抓到过日本侵华日军总司令官畑俊六的女婿山田井马,并用他换回多位被捕的抗日人士,文革期间,他铮铮铁骨,勇敢抗争四人帮。总之,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说都说不完。
袁也烈的一生,虽然不算漫长,但是十分复杂,不仅在于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复杂,而且他所走的革命路线,也十分曲折坎坷。为了写好袁也烈,周后运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来在文章结尾小结的时候,发现居然有三百八十余种,其中既包括民国十三年前后的原版影印资料,也包括21世纪很多的研究成果;不仅包括各类与袁也烈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学术专著,也包括国内外期刊论文。同时对袁也烈生活较久的地方,周后运还进行了认真的访谈和调研,形成了数以万字的调研提纲,渐渐地,袁也烈的形象在周后运脑海中由文字走向鲜活。
梳理完了读书笔记和调研提纲之后,创作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的想法正式在周后运心中酝酿成形。由于不熟悉拼音打字,周后运基本是以手写输入为主,因此工作量较之常人,十分巨大,在写作期间,虽然脊椎病等疾病一直折磨着周后运,但是创作的欲望和袁也烈的精神一直支撑着周后运,Z终,经过几年的努力,书稿正式成形,书以袁也烈为核心,遵循时间脉络,共涉及到各类人物一百三十多个。
书稿创作过程得到了很多老师和朋友的关注,他们也积极为周后运提供资料和思路,书稿成形之后,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出版论证,在肯定创作成果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之指正,Z终周后运结合专家们的意见,前后进行了四次修改,不敢说臻于至善,至少不愧于心。也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人走进袁也烈,走进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
2018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既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70周年。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后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是为了不忘初心、坚持真理而来,我们的初心、真理就蕴含在这些档案之中。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对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惠州是是袁也烈将军入党后的首战之城,也有着极具特色的近现代革命文化。红色烽火遍布惠州大地的同时,也留下了大批铭记红色历史的记忆。2019年暨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袁也烈将军诞辰120周年的特殊年度。一代名将袁也烈这样一个特殊的革命英烈,对于重振人文精神,坚定中华儿女的崇高信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播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周后运选择在2018年11月正式出版。
2021年,是锚定航向、砥砺奋进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再创辉煌之年。100年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在这特殊年度,回望历史,袁也烈将军乃1925年7月经聂荣臻介绍入党的开国元勋,周后运再次多地宣讲,回顾往事,与广大读者朋友分享创作故事,也许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Z好的方式。
袁也烈赋
周后运
雪峰山下兮,有开国之少将;贺胜桥前兮,看北伐之先锋。处风云之际会兮,实中华之骄子;生末世之飘摇兮,为板荡之英雄。壮哉袁也烈,兴衰荣辱,备受风雨激荡之时;坎坷沉浮,立下不世惊天之功。北抵幽燕兮,北平游击教员,抗日报国;南下广州兮,桂军军官学校,投笔从戎。北伐鏖战,常攻硬垒;南昌起义,每建奇功。
求学问于名师,国学秀士;得新知于岳麓,天子门生。军阀混战,九派侵袭;风雨如晦,四起刀兵。群山叠翠之地,受盗寇之迫;繁华都会之区,有派系之争。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承风云以奋发;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纳志士而朝宗。学习军事技术,磨砺吴钩利剑,修成共产思想,打造锁钥关屏。土地革命,北伐摧枯拉朽,风雷激荡;南昌起义,赣南折冲樽俎,义兵同兴。回归故里,筚路蓝缕;走向上海,大道是弘。
看尽山河之苦难,禹甸陆沉;寻求组织之所在,消息难通。赖朋友之助力,观滇桂之外;到龙州而起义,入虎穴之中。转战七千里,搏杀猛虎;受伤五月中,仍缚蛟龙。回归上海兮,困于监狱;摧残身心兮,猛志益增。痴心不改,改队伍于石部;舍己为人,抗日寇于北平。齐鲁创革命之根基,常树榜样;中华治乱世之儿女,每以躬行。敌后办学兮,培育英才;驱寇保家兮,总是冲锋。土桥谈判兮,于德州而扬威;占领济南兮,在淮海而建功。徐州破敌,共享开国之大典;授衔少将,磨砺海军之蛟龙。壮大水产兮,造福人民;坚守底线兮,千古扬名。
南北传胜绩之辉煌,一派高行;大战有捷报之飞扬,百代光荣。抗日办学兮,为天下之模范;救国安民兮,有国士义风。论方针之精辟,建设未来,蕴含其内;观遗作之殊多,鸿篇大猷,出于其中。九州精气,中华正史,每滋其精神之伟岸;千古江山兮,天下之势,幸有其人物之纵横。
上图为:《袁也烈赋》刊发于2019年9月13日《邵阳城市报》,2020年疫情期,周后运将其制作成辞赋颂雄郡系列文创产品。
注:此辞赋刊发《邵阳晚报》《邵阳城市报》。
周后运告诉笔者,他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亲友、党政部门、文艺团体、专家学者及袁也烈将军亲属的大力支持,深切关注,为此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中共洞口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周乐彬,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高燕等党政领导多次关心此书的创作出版。此书出版后,为进一步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文化。在湖南省绥宁县党政关心支持下,2019年4月8日由中共绥宁县委宣传部在寨市苗族侗族乡境内的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举办了《开国将军袁也烈》首发及捐赠仪式。
上图为:周后运在绥宁举办了《开国将军袁也烈》首发及捐赠仪式。
上图为:《邵阳晚报》2019年4月16日头版头条及新闻纵深栏目整版以《穿越时空的交流》为题,报道周后运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等文学作品及家乡义捐的先进事迹。
人民日报、新湖南、湖南日报、邵阳日报、邵阳晚报、邵阳新闻网、邵阳城予报等媒体作了报道此次活动盛况;中共绥宁县委宣传部授予周后运“情系红色文化”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上图为:中共绥宁县委宣传部授予周后运的荣誉证书
2019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开国元勋袁也烈诞辰120周年。2019年8月12日,周后运受该洞口县政协委员谢清水委托,将自己历时五年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共760册捐赠给该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机关工作人员。
上图为:洞口县人大常委会正县级干部旷筱炎(右)与周后运在捐赠仪式上合影
上图为:“北大学子曾露葵学习经验分享会”现场
上图为:周后运捐赠《开国将军袁也烈》作品一批作为“北大学子曾露葵学习经验分享会”活动礼品(注:2019年8月22日绥宁新闻网以“周后运向绥宁七色光小志愿者捐赠新作《开国将军袁也烈》”作了报道)
2019年10月19日,13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洞口同乡和3名特邀嘉宾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袁也烈将军位于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11号的故居举办开国将军袁也烈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周后运向活动捐赠《开国将军袁也烈》作品一批作为大会学习资料,并委托代表发言,高度评价了袁也烈将军伟大的一生,作为袁将军的家乡人更加有责任将家乡建设好。
上图为:洞口同乡和3名特邀嘉宾在京举办开国将军袁也烈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留影(注:2019年10月21日华声在线报道了此新闻)
上图为:周后运在袁也烈故居向大邵公益党员、志愿者代表赠送《开国将军袁也烈》作品合影
(注:《邵阳晚报》2019年12月25日头版以《重温英烈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为题报道了此新闻)
2020年7月,周后运创作的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获军事题材文学创作贡献(优秀)奖。2020年疫情期间,周后运坚持创业创新,整合家乡的林山竹海和历史人文资源,把古老的竹简制作技术与现代高科技技术完美结合,将自己创作的《开国将军袁也烈》《儒将蔡锷》《碧血丹心—邓演达传》等红色题材长篇小说精装重印,并附《袁也烈赋》《蔡锷赋》《邓演达赋》及崀山、南山、罗浮山等风景名胜诗词辞赋,整合成一套精美的竹简《红色印记珍藏品》,把湘粤美景和人文通过文创产品向全球传播。成功实现了由文化成果向文创产业的转型升级,周后运当选为惠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先锋典型”,《南方日报》报道誉其“周后运是个传承薪火唱大风的文创先锋”。
上图为:周后运开发以袁也烈将军为主要人文元素的《红色印记珍藏品》。
2020年,在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召开之际,周后运作为“邵阳市Z美乡贤”荣誉获得者,有幸于11月29日受邀回邵阳主持《榜样邵阳》第五期讲座,以《时代洪流中的浪花》为主题,与家乡父老乡亲回顾沧桑往事,分享人生苦乐。
上图为:周后运主持《榜样邵阳》第五期讲座,着重宣讲创作《开国将军袁也烈》《儒将蔡锷》等红色题材作品的坎坷故事。
2021年春节前夕,洞口县文明办和大邵公益的志愿者们联合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家庭”为主题的“温情圆梦微心愿,新春他乡亦故乡”志愿服务活动,将周后运创作出版并捐赠的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作为励志读本,教育从娃娃抓起,鼓励洞口县广大莘莘学子发奋成才,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上图为:洞口县文明办和大邵公益的志愿者们联合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家庭”为主题的“温情圆梦微心愿,新春他乡亦故乡”志愿服务活动部分场景。
上图为:洞口县文明办和大邵公益的志愿者们替周后运捐赠的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部分场景。
上图为:周后运向大邵公益捐赠《开国将军袁也烈》等书籍10余万元。
上图为:周后运应邀出席“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乡村振兴——岩山镇“十四五”乡村振兴研讨会”
2021年3月26日上午,洞口县岩山镇人民政府在风景秀丽的石仁寨召开“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乡村振兴——岩山镇“十四五”乡村振兴研讨会”。会议由中共洞口县岩山镇党委书记林力博主持,洞口县县政府领导李允尧、周高成,特邀专家龚雄健、肖永松、李石光,以及岩山镇本土企业家傅中华、傅立先、龙爱红、张柏胜、曾勇、付舒友、张学云 、付凌云、龙运喜、林少进、龙丽等参加了会议。周后运应邀出席活动,并结合自己蔡锷和袁也烈的创作经历,讲述了洞口县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并向岩山镇政府和参会代表捐赠了自己创作的革命题材和红色题材文学作品。
上图为:周后运湖南邵阳武冈宣讲现场
上图为:周后运湖南邵阳武冈宣讲现场
2021年4月9日,周后运应邀回到湖南邵阳,在武冈出席由中共武冈市委宣传部、统战部、中共武冈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武冈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的指导,武冈市工商联(总商会)、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教育局、武冈市第二中学、湖南八马装饰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民企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周后运结合创作《开国将军袁也烈》《护国将军蔡锷》等红色文学作品经历,宣讲了蔡锷、袁也烈两位英烈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武冈有关党政并授予周后运“民企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上图为:武冈党政授予周后运的荣誉证书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教育系统分别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邵阳日报进行宣传报道。特别是2021年4月13日,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湖南日报》刊发图片新闻。
“童心向党,红色故事周后运来讲”,在袁也烈将军的家乡——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的党员教师王梦佳手持周后运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一书,向同学们讲述出生在黄桥镇的开国将军袁也烈的革命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从小根植爱国主义的种子,这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上图为:袁也烈将军的家乡——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的党员教师王梦佳手持周后运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向同学们讲述袁也烈的革命故事。
上图为:《湖南日报》2021年4月13日刊发图片新闻,报道袁也烈将军的家乡——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的党员教师王梦佳手持周后运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开国将军袁也烈》向同学们讲述袁也烈的革命故事。
通过党史及红色革命故事学习教育,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培育服务蔡锷、袁也烈两位英烈家乡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怀,在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
成绩代表着过去,努力才能创造未来,周后运表示将把成绩作为新的工作起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完善自我,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心全意的为宣传红色英烈,助力脱贫攻坚,蓄势乡村振兴而努力。
袁也烈同志简介
袁也烈(1899年10月19日--1976年8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黄桥镇九峰村一个农民家庭,原名炎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一位卓越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人生坎坷,功勋卓著。
1921年夏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考入广州桂军军官学校;1925年5月投奔黄埔军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干事;1925年7月经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的聂荣臻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东征惠州。1925年10月,被党组织派到叶挺独立团工作,任叶挺部队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三河坝等战役,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
1927年月10月回家乡从事“地下”工作屡遭追捕,1929年月9月,经许继慎协助才得以与党组织取得联系。1929年月11月,参加邓小平领导的广西龙州起义,任红八军第1纵队参谋长,率部转战越南、云、桂、黔,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后红八军与红七军胜利会合,任红七军五十九团团长。
1931年2月3日,红七军北上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合,挥师湘粤边界作战负伤,辗转到上海养伤时被捕入狱。狱中坚贞不渝,机智斗争,于1935年10月获释。在同乡吕振羽帮助下,经周小舟介绍,奉派到中共北方局工作。
1939年6月随徐向前入驻山东,任山东纵队军政干校副校长;1941年冬,被任命为沂蒙山警备区司令员;1942年2月调任山东清河军区参谋长;1944年任渤海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6年6月被提升为渤海军区司令员,淮海战役后,又被提升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攻克济南时,兼任济南特别市警备区副司令员。占领徐州时,兼任徐州市警备司令员。1949年12月,从山东军区调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1年初提升为司令员,1952年底改任政治委员。
1955年11月任人民海军党委委员、副参谋长(负责军务、装备、机关直属党委等方面的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被誉为“新中国资格Z老的少将”;1960年3月,周恩来总理任命他兼任水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63年,兼任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组长;1964年12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致力于人民海军的创建和国家水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文革”中遭遇波折,但他始终对党和革命事业忠贞不渝;1976年8月8日,被“四人帮”诬陷迫害致死;197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9年2月1日,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他换发了《烈士证明书》。(此简介由周后运历经五年搜集整理,如有转载,望与周后运联系)
袁也烈将军珍贵历史照片
上图为:1925年袁也烈(前排左一)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宣传科干事时与聂荣臻(前排左三)等同事合影;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聂荣臻到黄埔军校后,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被授予少校军衔;而袁也烈时任政治部宣传科干事,聂荣臻系袁也烈1925年7月入党时的介绍人)。
上图为: 1950年5月16日时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袁也烈(注:许世友时任第一副司令员)等人签发的《山东军区退休军人证明书
上图为: 1953年2月24日,时任华东军区海军政委的袁也烈(中)陪同毛泽东主席及海军副司令员王宏坤(右一)视察人民海军时,在“南昌”舰上谈笑风生。
上图为: 1983年7月,中共洞口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汇编的有关袁也烈同志生平事迹访问记录。
上图为: 1999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袁也烈纪念文集》及其它有关书籍、史料也对袁也烈同志生平事迹有大量篇幅记载。
上图为: 1928年4月,湘西南特委机关被国民党反动派查抄,时任中共武冈特别区委兵运委员的袁也烈在家乡屡被追捕。在黄桥宝山庵机智脱险离乡,为表达感激之情,把率军北伐攻克武昌时叶挺赠授的军刀交由宝山庵收存;时至今日,虽历经风雨,军刀锈迹斑斑,但至今保存完好。
上图为:袁也烈同志1976年8月8日,被“四人帮”诬陷迫害致死,1979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其革命烈士,2014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其更换了烈士证明书。
上图为:1960年,袁也烈(前排左六)和水产部的同志在一起。
上图为:1979年1月9日,袁也烈追悼会现场。
袁也烈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邓小平王震韦国清许世友苏振华陈永贵胡耀邦聂荣臻徐向前谭震林许德珩谷牧粟裕宋任穷江华等同志送了花圈
新华社北京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九日电 原水产部副产长、党组成员,原海军副参谋长、海军党委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袁也烈同志于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袁也烈同志追悼会一月九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追悼会会场安放着袁也烈同志的遗像和骨灰盒,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
邓小平、王震、韦国清、许世友、苏振华、陈永贵、胡耀邦、聂荣臻、徐向前、谭震林、许德珩、谷牧、粟裕、宋任穷、江华、黄克诚、刘澜涛、陈丕显、张爱萍、肖劲光、肖华、刘志坚、聂凤智、肖望东等同志送了花圈。
王震、韦国清、苏振华、谭震林、粟裕、宋任穷、江华等同志,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袁也烈同志生前友好,以及群众代表一千多人参加了追悼会。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向袁也烈同志的家属罗加同志和子女表示亲切慰问。
追悼会由农林部部长杨立功主持,海军副司令员刘道生致悼词。
悼词说,袁也烈同志是我党我军很老的同志。林彪、“四人帮”妄想篡党夺权,妄图打倒我党我军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袁也烈同志制造冤案进行诬陷迫害,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加以摧残,致使袁也烈同志于一九七六年八月八日含冤去世。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追悼大会为袁也烈同志恢复名誉、昭雪平反,以表深切怀念。
悼词说,袁也烈同志是湖南省洞口县人,一九二五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几十年来,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论在国民党的监狱中,还是在同国民党反动派、帝国主义谈判斗争中,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临危不惧,忘我工作。他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党的工作、军队的建设、海军的创建以及水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坚决抵制林彪、“四人帮”推行的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不畏高压和诬陷迫害,为保卫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林彪、“四人帮”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悼词说,袁也烈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员。我们在深切悼他的时候,要学习他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化悲痛为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追悼会后,举行骨灰安放仪式。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摘自《人民日报》1979年1月22日)
链接:
周后运简介
周后运 1971年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现旅居广东惠州。自幼酷爱文学,赣南师范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系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诗词协会会员、惠州市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文艺家雪峰山创作基地主任;从事文化传媒业,出版文学作品八部。现兼任邵阳市人民政府(惠州)专家顾问组秘书长、共青团邵阳市委驻惠工委书记兼秘书长、邵阳市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洞口县政协九届委员会委员、大邵公益名誉会长、惠州市党风政风行风评议团监督员、惠州市红色育人工程辅导员等。热心红色文化挖掘及乡村振兴工作,多项调研成果及提(议)案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获市、省、国家级奖励若干;曾以全国优秀青年代表身份当选为奥运会火炬手;2020年7月被列为惠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先锋典型”。
上图为:周后运出席政协大会撰写的提案《借鉴惠州经验 助推洞口文化产业发展》,着重呼吁家乡党政重视袁也烈等红色文化品牌等系列提案被列为大会议政发言材料,关获"优秀提案"
上图为:周后运出席洞口县政协大会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