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8998136938
邮编:516007
Q Q: 981353873
地址:惠州市河南岸演达大道7号五星(大厦)国墅园716号
讲好汝湖故事 助推乡村振兴
--陈雪历史小说《丁未惠州》研讨会在汝湖举行
2022年6月9日,文艺助推乡村振兴 讲好汝湖故事暨陈雪历史小说《丁未惠州》研讨会在惠城区汝湖镇人民政府举行,此次活动由惠城区汝湖镇人民政府主办;惠州市作家协会、惠州市小说学会协办。
活动由中共汝湖镇党委副书记陈赐文主持,陈雪介绍长篇历史小说《丁未惠州》创作情况,中共惠州市委原常委、惠州军分区原政委、惠州市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会长肖红及近20名专家学者、知名作家、媒体记者出席活动。
上图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介绍创作情况
据悉,陈雪是广东著名的历史素材文学创作的作家,其巜东征,东征》《穿越封锁线》及历史素材的散文创作,成果卓著。而时下,他在《七女湖枪声》一书的基础上,又重新创作并更名为《丁未惠州》,作品一出来就给读者一种新鲜感,这个素材,他早在二十前就关注并拟写过,而今这个版本有其独特的视角,全新意境,叙述明快,语言朴实,写法虽通俗易懂,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
上图为:著名军旅作家、诗人,中共惠州市委原常委、惠州军分区原政委、惠州市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会长肖红发言。
与会人员充分肯定此作品人物性格各异而又独特鲜明,为历史书写增添新的内容与色彩,同时,也激活了历史的文学死水,让躺平的历史人物站立起来,让历史时光活在当下,是一部讲好汝湖故事,助推乡村振兴的精品力作;中共汝湖镇党委书记张文勇作了总结讲话。
上图为:与会人员纷纷发言肯定此作品的文学及历史价值。
上图为:中共汝湖镇党委书记张文勇作了总结讲话。
笔者品读此作品后,作了如下即兴发言:
笔者品读此作品后,作了如下即兴发言
东江举义旗东江风雷起
——评陈雪历史小说《丁未惠州》
周后运
《丁未惠州》是广东省重大历史选题之一,广东文学院签约的长篇历史小说。丁未年在汝湖发生的这次暴动,是惠州继三洲田暴动(起义)失败七年之后,惠州地方武装革命的又一次暴动(起义),或者说是孙中山先生引导的一次革命斗争,是惠州农民反压迫反封建的失败的斗争。作者陈雪定居在惠州,多年来笔耕不辍,皓首穷经,著作等身。本书用历史小说的形式,以七女湖为故事主线,为读者展现了赴死不辞的革命斗争精神。本人将从与惠州的缘分、历史经验、人物情节、语言风格几个方面来展开对这部小说的感受。
天下不敢小惠州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之誉。一从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千百年来,广东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而惠州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城市。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以来都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领土,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前沿阵地。
惠州显然以其深厚的地方文化和诗歌气象,深深影响甚至改变着像陈雪这样一批作家的写作。惠州在骨子里是如此契合作家陈雪的精神气息,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写作素材。我想惠州所展现给陈雪的,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风景,它是一道最美的风景,是文学、文化以及历史想象的风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在《丁未惠州》一书中,有着大量成熟而深刻的经验,如日常经验、历史经验和艺术经验,给我们带来思想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
作者笔下的七女湖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二次武装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一次起义,也是孙中山十大起义之中的一次在今惠州辖地发生的起义。故事交织错杂,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历史是延伸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也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作者在书写中,既品味历史、想象历史,也思索历史、探讨历史,以历史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陈雪的笔着眼的都是大问题,是无法被衡量的事物,是重要的、形而上学方面的忧虑,而他书写起这些问题来毫无畏惧。《丁未惠州》在传统小说格局下,注入了全新的视野与观察,他对历史的深情打量,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传统对于当下生活的深度延伸。
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路,以史为鉴,方能避免错误。时代也在我们之中。在这个浪潮中,我们与时代相互凝视,时代向我们致以召唤,我们也向时代致以响亮的回应。我们要记住历史,推动历史,努力使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取得新的辉煌。
让人物和情节说话
在人物刻画这方面,《丁未惠州》的笔法非常精湛,读后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笔下的人物纷繁复杂,都是很有特点的。
我一直很喜欢陈雪的小说,喜欢他小说里古典的历史的味道。他是能把历史写出味道来的一位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融入历史的真实,真实里又充满了文学的味道,这味道是属于人的,属于他笔下那些人物的,属于他在历史中塑造出来却又那么真实的人物的,而这味道,又是属于文学的,甚至是带有诗的意味。
《丁未惠州》观照时代的焦灼与裂变,着力点在人与物命运上。小说以七女湖起义为故事主线,艺术再现了邓子瑜、陈纯、林旺、孙稳等革命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陈亚双、邓珍等一大批东江子弟的革命斗争精神。历史和被巧妙塑造出来的人物组成一场盛宴,小说笔法独到,笔力沉实,既浑然开阔,大开大合,又鲜活具体,有血有肉,是当下小说写作的一种新突破。作者用历史眼光去看个体的延续与发展,也看到了时代的剧变,唤起了普遍的共鸣。
人类,能够幸存并繁盛至今,仰仗于种种梦想与精神。即使在战争年代,时而极尽悲怆,甚至犯下恶行累累,却也永远不失美好的一面。一代又一代的人被投放在这个世界上,饱尝拼搏与艰辛。即使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使知道生如蝼蚁,却还是渴望每一天都能有尊严、有信仰地活着,并时刻不忘身后的世界。
这部小说内是明晰的,也是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没有一颗宁静守护甚至虔敬之心,是不可能达到如此深度和境界的。作者书写着一个时代的过往、历史的图景,书写着人心的变动、时代的变迁,书写着人情、生命、天地之道的启迪甚至劝诫。
凝练、古典的小说语言
这部小说十五万字,以开阔的视域,细腻的笔触以及富于地方特色的语言,展示出那一特定时空中一大批具有革命理想和情怀的惠州革命先驱,献青春,洒热血的鲜活言行,悲壮丽场景,一幅以东江风土人情及独具特色的惠州革命为轴心,并合逻辑地辐射到潮汕兴梅区域的长卷得以徐徐展开。里面的对话很丰富,更有深厚的历史积累,信手拈来,把整个故事写得引人入胜。作者将一种紧凑的、扎实的方法运用到语言中,通过撷取最有表现力的语言,摒弃多余的言辞,达到了行文清晰明确的效果,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激情的领域。
小说语言凝练、古典、充满力量,非常有嚼劲,值得反复品读。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常读常新,如饮甘泉。陈雪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书写,挖掘历史素材,直面社会现象,剖析人性问题,抵达人生真谛,带给读者深沉的思考,是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小说。这部小说有着神秘感与不可估量的张力结构。天地宇宙的神秘浩瀚,文化的艰难选择与转型,人性与人心的深不可测,都给这部小说增添了不少波澜,一个又一个的悬念令人欲罢不能。读这部小说,读者要注意那些问号、叹号和省略号,这些容易忽略的标点符号,隐藏着更多的信息。
《丁未惠州》描述的汝湖农民暴动,倘若将此暴动定性为赤色暴动,这样更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陈雪作为一位实力派作家,多年来他不求名利,埋头书堆,笔耕不辍,扎扎实实地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读之如享盛宴。他的小说选材独特,人物特点鲜明,语言风格独特,文笔犀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在小说中描写过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对天地阔大有着精微的体察,并把这体察融入到历史和文学中,凝聚成一部佳作,这是陈雪作品的独特价值所在。
作者周后运为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